《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学习

文件简介:标准明确了零碳工厂的定义,依照是否考虑Scoup 3排放,将零碳工厂分为两个大类。每个大类根据工厂表现,将工厂分为三星级到六星级,共四个等级,其中六星级最高。同时标准明确了零碳工厂创建和评价原则、基本要求、零碳工厂评价要求、实施流程。企业和第三方机构可以根据标准对工厂开展自评与第三方认证。

关键信息

主要定义

零碳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在尽可能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实现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的工厂。标准根据是否考虑Scoup 3排放,将零碳工厂分为两个大类,分类结果如下。

相较以往碳核算标准,本标准还定了“智能物联 AIoT ”和“能源和碳排放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含义。这表明在零碳工厂评价过程中,看重数字化建设水平,鼓励建设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能力。

能源和碳排放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实时精准的能源及温室气体排放度量统计分析目标设置追踪能力的数字化平台。

智能物联 AIoT: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指系统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实时收集各类信息和数据,在终端设备、边缘端或云端通过算法和建模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

基本要求

零碳工厂评价中有一些纲领性要求:

  1. 合法合规生产运营。创建方应保证生产安全运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和产品功能、质量,及环境保护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如果“零碳工厂”转变为名誉称号或者财政补贴称号,可能会限制收到行政处罚的企业评选。
  2. 工厂以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为目标。具体表现为要有实现零碳工厂的时间计划。
  3. 零碳工厂的能源消耗总量和(或)强度绩效优于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消耗限额要求。
  4. 高层支持并承诺建设零碳工厂
  5. 有相应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 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和考核指标。
    • 有能力的专职团队,负责零碳工厂目标制定、执行、监督和协调。
    • 有明确的温室气体报告制度,确保各部门通力配合。
    •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三方认证认证

评价细则

标准从建筑、照明、设备设施、计量器具、能源和碳排放管理系统、能源使用、资源使用、产品、碳减排和碳抵消共十个方面对工厂进行评价,并给出评分表,方便使用。

标准将评价细则分为基本要求和评价要求两大类。基本要求是采用一票否决模式,只要有一项不达标,就不得参与评选。评价要求采用评分形式,根据企业表现打分,表现好的企业得分高,获得的零碳工厂星级更高。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分为合规和管理两大类,8个小项。其中有3个小项需要重点关注:

  1. 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标准没有给出重大事故的定义,对于安全,可以参照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定义为: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暂时没有找到对于重大环境和质量事故的定义。推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参照绿色工厂模式采取查询处罚记录的方式进行核验。现在规则不清晰,有相关处罚的企业可以采用浑水摸鱼形式申请零碳工厂。

  1. 零碳工厂能源消耗总量和/或强度绩效应优于国家、行业和地方能源消耗限额要求。如果有标准,一定要由于标准才可以。标准中并没有说明如果没有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时应该怎样处理,这就需要进行认证的第三方机构各显神通了。
  2. 应按照 GB/T 24001、GB/T 23331,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并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取得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也是必要项,还得先做认证才行。

评分要求

评分项比较多,有六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总共有32个评分点。从分数占比来看“温室气体减排实施”项是最重要的一级指标,占40分,其次是“碳抵消实施”,占20分。从具体评价指标来看,“自主减排绩效指标”和“完成碳抵消的比例”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均占20分。

从评分标准能看出来,标准以结果为导向。碳排放总量(强度)下降越多评分越高,碳抵消量越多,评分越高。除此之外,从分数来看,标准还鼓励以下行为:

  1. 采用负碳技术;
  2. 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
  3. 建立以智能物联AIoT技术为基础的碳排放管理系统;
  4. 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

评价流程

零碳工厂评价流程包含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持续改善阶段,流程图以及每个阶段工作事项如下图: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预留给企业评估和决策时间,企业需要在这个阶段考虑申请哪种零碳工厂以及如何实现。并需要企业将决策的结果文件化。在这个阶段里,企业至少要完成零碳工厂实施计划和温室气体管理体系。

零碳工厂实施计划是企业对零碳工厂标准的响应文件,需要在实施计划中写明:零碳工厂承诺的陈述、承诺时间表减排策略及其支持材料(例如,具体内容与选用理由、减排基准线及减排目标)、碳清除和抵消策略

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套管理制度,可以类比于环境或者能源的管理制度,对企业温室气体管理工作进行人、事、财、权的分配和管理。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顾名思义,按照上述零碳工厂实施计划开展工作。标准中列出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节点和信息。按照从结果倒推的视角,也可以把他当作对实施计划编制的指导

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是对企业零碳工厂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对评价的组织方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如果企业想要对外发布评价结果,那必须要由第三方组织评价

评价的依据是团体标准附录 B 中的评分表,未来应该会针对不同行业或地方,制定相应的评价导则。标准中将评价指标分为基本合规要求、基本管理要求、基础设施、能源和碳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源和资源使用、产品、温室气体减排实施、碳抵消共8个方面,其中基本合规要求基本管理要求是必须项,任何一项不符合都不能评为零碳工厂。通过评价后,由第三方机构颁发零碳工厂证书。标准也对证书内容做出了要求。

持续改善阶段

持续改善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督促企业保持零碳工厂状态,直至最终实现并保持净零排放。

观点

从整体上看,团标以工信部绿色工厂评价指南作为基础,融合了PAS 2060标准中有关碳中和的原则和要求,是一份合格的过渡性标准。从原则上借鉴了管理体系类标准中持续改进的总体思想,在实操上融合了PAS 2060中最高管理者承诺、年度碳中和实现的要求,保障标准中零碳认证与国际接轨。在认证结果上,标准创新性的提出两大类、8个等级的认证,极大的降低了零碳认证的门槛,激发企业参与热情,但是过于负责的认证结果也带来宣传混乱、漂绿的问题,应该值得后来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