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碳中和机票的思考

最近,发现厦门航空联合兴业银行推出了“碳中和”机票,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作为碳减排行业从业者,非常乐于见到更多的行业、企业和公众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意义。但是在了解这个项目过程中,发现网络上只有只言片语的宣传信息,对项目如何量化、如何抵消完全没有介绍。我认为企业应在加强信息披露,增加减排工作透明度,不要把一个很好的项目搞成“漂绿”式的宣传。

“碳中和”机票的背景

大致在2021年11月,厦门航空、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联合推出“碳中和”机票。旅客自愿选择购买“碳中和机票”(比普通机票贵10元),航空公司通过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进行碳中和。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蓝碳基金”购入的海洋碳汇,以此来抵消旅客旅程的碳排放,并进行碳中和机票认证。
“碳中和”机票的介绍

对于“碳中和”机票的详细介绍,可以看兴业银行的新闻稿中国证券网的报道

毋庸置疑,推出“碳中和”机票既能够增强公众低碳出行的意识,又能够为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能够提升企业绿色形象,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存在的不足以及建议

作为一个减排行业从业人员,相比于其他公众群体,想更进一步了解项目的信息。比如:

  1. 如何计算航空碳排放?依据的标准(核算指南)是什么?
  2. 如何获取计算参数,如何保证数据有效性和准确性?
  3. 机票进行碳中和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4. 用于抵消的减排量来自哪个减排机制?按照什么标准进行注册和签发?是否有减排机制的介绍?
  5. 用于抵消的减排量来自于哪个减排项目?这个减排项目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6. 购买“碳中和”的机票多支付的10元的流向了哪里?其中有多少用于购买抵消的减排量?

但是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网络上绝大部分的介绍都是新闻稿,在厦门航空和兴业银行以及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的官方网站上都没有找到对于项目介绍的文章。并且可能是项目刚开展不久,厦航的客服没听过“碳中和”机票,甚至还闹了一个小笑话。
客服错误的理解了“碳中和机票”的含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碳中和的概念刚刚兴起,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中,在公众参与、信息披露等方面必然有所欠缺。又是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必须承认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运营和宣传方面比我们多积累了至少10年的经验和教训,在很多方面应该向他们学习。在国内也有一些好的样本可以借鉴,比如台湾的富士康,大陆的“美帝良心想”就做的不错。

从公众和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开展绿色宣传的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一方面能够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到减排项目中,增强公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另一方面能够发挥社会的智慧与监督作用,完善项目中的漏洞,监督相关方高效、准确的执行。

后记

虽然项目参与方没有公开用于抵消的减排量来源,我在公开途径还是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以下内容均为我个人的推测,没法保证推测的准确性。实际情况还要依据项目参与方的介绍。

根据兴业银行的介绍,碳补偿由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委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蓝碳基金”购入的海洋碳汇,因此“蓝碳基金”、“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以及“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是三个关键词。经过检索,发现该基金由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合作设立,并且在同一篇新闻稿中提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对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平行活动进行了碳中和。同时,还能发现另一篇来自厦门日报的报道,文章称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昨日(2021年9月12日)完成了首宗海洋碳汇交易——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2000吨海洋碳汇在厦门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碳汇交易平台顺利成交,同时文章还说明该项目依据厦门大学陈鹭真教授团队开发的《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结合兴业银行新闻稿中首批“碳中和机票”抵消排放的碳汇款项将用于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

我推测,用于抵消的减排量来可能来自于泉州洛阳江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依照陈鹭真教授团队编制的《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发。

遗憾的是,不论是项目应用的方法学《红树林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还是项目注册PDD或者项目的监测报告都没有公开文本。

我能够找到的信息就这么多了,如果有更多的信息,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

兴业银行携手厦门航空推出全国首批碳中和机票
兴业银行携手厦门航空推出全国首批碳中和机票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为联合国COP15平行活动实施碳中和—全国首个蓝碳基金在厦设立,助力双碳战略
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完成首宗海洋碳汇交易
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服务平台完成首宗海洋碳汇交易
国内首个“蓝碳”项目交易完成